| 献礼建国70华诞“茶眼看陕西”陕茶功勋人物访谈系列视频:《张淑珍:南茶北移,茶品人生》,先收藏,建议在wiffi环境下观看
自古教民兴业的巨匠们都会受到人们衷心的爱戴和传颂。农神后稷“教民稼墙”,树艺五谷;茶圣陆羽茗写《茶经》,定鼎茶学;布业始祖黄母传纺授织,惠锦天下……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授民技艺、带民创业、为民谋福的茶人前辈,她在一张白纸上绘出了秀美的茶园,开创了商南茶的丰功伟业,她就是我们本期“献礼建国70华诞”《茶眼看陕西》陕茶功勋人物专题访谈的主人公,全国劳模、原商南县茶业站站长张淑珍。
| 张淑珍近照
科学求是 南茶北移富民情
商南,是一个有历史、有文化、有故事的地方。1961年,西北农学院林学系的女大学生张淑珍,毅然放弃分配到省林业科研部门工作的机会,响应党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,到生产一线去”的号召,申请到贫困地区,到生产一线工作。在得到组织批准后,她搭乘拖拉机,在大秦岭南坡崎岖不平的土石路上颠簸了一天半,来到了大山沟的商南县林业站。
“当时分配到商洛地区的同学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‘进了商洛山,两眼泪不干;要出商洛山,难于上青天’。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,大炼钢铁之后,商洛地区满目荒山野岭,群众生活是糠菜半年粮,可是我和爱人想,我们都是林业工作者,让山区人民依山致富,这也是我们的义务,我们不会走,不会离开这里,而是要在党的领导下,我们要认真谋划营造经济林木,使山区人们走向致富之路,我们每天朝思暮想的就是人民如何才能很快富起来。”
来到商南,张淑珍从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林业普查,她第一次穿上山里人常穿的草鞋,开始用沾满泥土的腿脚走进崇山峻岭;开始用科学的目光,认识一山一水,一草一木;开始用赤诚的初心帮助农民致富……
在林业普查的山路上,身为林业工作者的张淑珍看到,一片又一片的灌木林被砍伐、晒干,然后防火烧成灰后种粮食,俗称“打火斫”(刀耕火种)。她看在眼里,痛在心上,这也更加坚定了张淑珍要在商南崇山峻岭中,找到一种既有生态价值,又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方式。
1962年春节,时任商南县委副书记的梅光华来看望她,在听说安康农民种茶、卖茶的故事后,张淑珍便萌生了“南茶北移”的想法。一瞬间,她似乎闻到了漫山的茶香,仿佛看到了茶园畔山头里都是忙碌的采茶人,安居祥和的村庄镶嵌在美丽的茶园中……
“南茶北移”是历史性命题,更是唯真的科学,从某种意义上讲,是植物学上的一次革命,容不得丝毫虚假和伪善,在“南茶北移”的艰苦研究实践中,张淑珍经历了五次以上的挫败,不折不挠,意气风发,可谓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
1962年,她将从安康购回的10公斤茶籽种于二道河苗圃开始育苗。1964年,她将苗圃700余株茶树苗移栽至茶园,并没有成功。此后,连续育苗,连续移栽,茶树还是成活不了。直到1967年,她将苗圃中出土的茶苗就地封育才获成功。后来张淑珍和她的同事们又经过反复实验,最后才得出茶叶在商南确实能种活,但在当时的条件下,只可直播不可移栽。
“1970年,这个茶苗长到一尺多高。我向省上从安徽请的茶叶农民专家说,‘你用你最好的制茶办法,也就是说用炒青茶的办法把这茶叶采一采,做一做,看看是不是茶叶。’专家们就用炒青茶的工艺,制作了三斤八两干茶,这就是商南县第一次产茶。1975年,茶坊茶厂向国家供销社交售了500斤茶叶,从此结束了商南无茶的历史。”
然而,这仅仅只是“南茶北移”攻关的第一战。1976年,商南茶园面积已经达到27000多亩,到1978年,长出地面的茶苗却成片地死亡,存活面积仅5000多亩,只剩下原来不足五分之一的面积。实在让人心痛!同一座山丘,同一片连洼地中,有的茶树死了,有的茶树活了,有人开始怀疑“南茶北移”是否正确可行,是否是心血来潮,劳民伤财?有的农民甚至开始毁茶种粮。
张淑珍前辈心急如焚,那么多农民的血汗、劳作得不到回报,还谈什么惠民、富民。她夜以继日的查资料找专家。之后又请西北植物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一道来商南,对土壤取样分析,认真梳理商南的地貌、气候、物候、小气候环境,特别是土壤的特征。根据研究发现,茶树嫌钙。商南地址构造复杂,也就是人们说的“鸡窝子土”“鸡窝子矿”,成土母质复杂,分布不均匀。一次在西安开会,偶遇恩师吴仲禄教授,吴教授是世界顶尖有机化学专家,张淑珍前辈向吴教授请教。问“土壤能不能改良?”吴教授说:“土壤改良很难,你还是选择宜茶土壤种茶。”
针对这一地质特点,商南县战略性的提出宜茶则茶,宜林则林,林茶相伴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。这一举措不仅战胜了茶树新生苗出土一至两年后大面积死亡的问题,还创造了林茶相伴无污染、无病虫害的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优质生态茶区,更成功地将我国茶叶的适生范围从北纬30°向北移到北纬33°。茶树在商洛的商南、山阳、镇安等县大面积种植成功,创造了一系列名牌茶叶产品,改写了“商南无茶”的历史定论。
坐在商南联营公司的茶室里,在这个老人奋斗一生的地方,张淑珍回顾创业初期,满怀感慨。她说,“刚发展茶叶生产的时候,给群众做工作难伥。我找到了村支书,支书正在挖红薯,我帮他捡红薯。他挖完了,我也捡完了。到了中午,他说,你看你也说了一上午,我发展半亩地的茶园。我说,发展半亩还不如不开,半亩地怎么开怎么种?后来县长给做工作,300亩茶园他答应开辟。茶叶投产之后,茶叶的效益比庄稼好的多。这个支书说,原来让我们发展茶叶我还觉得吃亏,现在看来荒坡上种茶还成了刮金板了。”
商南茶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弱到强,回首往事,年届八十高龄的淑珍前辈,眼神中满是真诚,忆往昔峥嵘岁月稠,不时还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。
“过了春节说要开茶园,那天下着鹅毛大雪,我想去还是不去?那时,没有汽车也没有自行车,需要徒步12里路。我想了想决定还是去吧,都答应群众了。结果到了山岗上,发现一溜溜人开茶园,披着蓑衣,戴着草帽,而且汗流浃背。我不禁感叹,还是群众有执行力,说干啥就干啥,知识分子老是犹犹豫豫的。”说完,老人自己也乐了。
求真探索 研制名茶创品牌
名茶是品牌,是市场,更是口碑,没有名茶的茶业,是很难发展壮大的。虽然引种成功了,茶苗长成了茶树,然而,有树不等于有茶,不等于有经济价值,不等于农民受益。随着茶叶上市,初生的商南茶,由于茶园产量低,茶叶价格低,同时,既没有传统的制茶经验,有没有现在制茶技术的普及,农民辛苦劳作的回报率依然很低,不知不觉又陷入了自产自足的小农经济怪圈,不少农民又开始毁茶种粮。
| 商南皇茶茶树
农民得不到效益,商南茶业何以发展,行天下,变财富,成了摆在淑珍前辈面前的一道关隘。1985年张淑珍创立了商南茶叶联营公司,走出了产销一条龙、贸工农一体化的公司加基地联农户的市场化道路,使商南茶业快速发展,经济效益成倍提高,张淑珍也成为推动商南农民致富的功勋人物。
| 联营公司的商南泉茗
在商南,张淑珍开始从采茶、制茶入手,培育出商南第一个名茶品牌——商南泉茗,并获得“陆羽奖”。同时,还引进培育成功了“商南仙茗” “商南白茶”“商南皇茶”,研创了“商南茯茶”“商南乌龙”“商南红茶”“商南黑茶”等产品,走出一条茶业发展,农民致富的幸福之路。
利在当代,功在千秋。在商南乃至商洛,她第一个创建茶楼,第一个组建茶艺表演队。茶艺人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,茶楼办了一个又一个,她是在扩大经营效益吗?不是,她培训不收钱,茶楼喝茶不收钱。不解之中,人们终于悟出了她的道理。她在以茶为媒,传播茶艺、茶道、茶文化,进而打造茶品牌,壮大茶产业,发展茶经济,她要以茶为道,让每一位饮茶的人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仕,游于艺”。体会茶的本性,把茶产业推向文化的层面,使千千万万的茶人雅志趣、和乡风、促健康、讲文明。
| 商南乌龙茶商南玉观音
屈指细数,张淑珍前辈在商南已经60多年了,她经历了茶苗移栽死亡、再移栽再死亡的恐惧;也经历了直播成活、产茶成功的欣喜;经历了新茶制作粗疏,青草味太重,无人问津的尴尬;也经历了深入茶厂,亲手示范操作,双手烙烫结痂,名茶研制成功,累获金奖的欣慰;经历了计划经济,茶叶独家经营,茶叶滞销,农民种茶不挣钱的危机,也闯出了先于国家倡导的农业产业化十年的商南茶叶联营公司;经历了癌症折磨的痛苦和爱人离去的悲伤;也经历了生命重燃的希望……她就像顽强生长在贫瘠土石山上的一棵茶树,凭着“还山以绿,致富于民”的决心和毅力,把肌体内的潜力和储备,催化成战胜重重困难的力量,带领地方百姓开发种茶、制茶、营销茶,大力发展茶产业,她的人生紧紧地与商山和陕茶联系在了一起,用毕生的心血与心智,诠释茶之神,茶之律,茶之韵……
| 《茶品人生》记录张淑珍老站长的英雄事迹
“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又苦又涩的茶叶是哪些老头喝的,年轻人喜欢又甜又香的茶,因此我们在引进品种的同时,一定要特别注重质量。”在结束访谈时,张淑珍前辈笑着说到,老人特别注重产品和技术的与时俱进。商南是中国新茶区,新茶区病虫害少,在几次国家农业部门的化验中显示:商南茶无农残,这也是商南茶最突出的卖点。
| 本片总结词
张淑珍奋斗的一生,已经深深的注入和影响了商南茶的发展,她就是商南茶的符号,是商南茶的大使,是商南茶的代言人。如今,张淑珍老人已经功成名就,受到政府和茶企茶农的尊敬和爱戴,成为商南茶一张最醒目的名片。“商南生产的茶叶,让你看了这杯茶你就想喝,喝了这杯茶你就不会忘。”来吧,一起喝杯商南茶吧。 |